当前位置:首页 > 城市招聘>文章详情

六安公务员考试申论:“便民门诊”取消的利弊

2014年9月5日 12:49 互联网 浏览次数 关键字:六安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申论 便民门诊取消

    据了解,近日,北京 10 余家大医院相继关闭了“便民门诊”,只需携带门诊病历手册就能直接开药的服务就此结束。记者从此次 10 余家取消了“便民门诊”的医院中随机选择了 5 家进行探访,发现这给很多不看病只开药的慢性病患者带来极大不便。

    便民门诊是医院为了方便患者提供开处方拿药以及进行一些简易医疗处理等设置的服务门诊。便民门诊主要针对三个方面:一是针对一些患慢性病需要长期吃药或定期检查的老病人 ; 二是对于只需要做简单检查或前来复查的病人 ; 三是一些需要做特殊检查的外地转院病人。在看病难、看病贵的当下,其确实发挥了快速通道的作用,故而也深受慢性病患者和老年患者的喜欢。

    然而,由于其存在不易报销,难保用药安全,增加大医院诊疗压力,无法给社区医院分流患者等问题,给大医院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在这种情况下取消便民门诊确实具有必要性。

    首先,医疗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唯有讲求专业性才能避免风险性。即便是长期吃药的慢性病患者,也应当在定期的诊断之后才能凭方拿药,否则有可能造成病情的贻误,并产生对某种药物的过度依赖。

    其次,目前国家并没有相关规定要求各大医院必须设立便民门诊,医院开设便民门诊其实是推出一项便民措施,属于医院的一种自身行为。虽然这给病人带来了便利,不过却让医院面临着极大的管理风险,其关键问题在于,便民的程序简化之后,提高了速度却降低了质量,不符合医学的严肃性和医疗的科学性原则。毕竟医院不是单纯的药店,也不是为了做检查开设的检验室。如果便民的作用只是在于卖药和检查的话,这样的功能不应成为大医院的首选。

    再次,便民门诊的设立是对本院医疗秩序的一种破坏,在严谨而规范的医疗流程下,建立一个“快速通道”并不符合医疗的谨慎性原则,并最终导致了对医疗流程的重复与资源的浪费。事实上,便民的举措很多,但并不一定非得需要大医院的亲力亲为。便民门诊取消之后的看病之惑,其实是整个医疗改革滞后的暴露,但这个问题不应由便民门诊来承担,责任也不在于设立门诊的大医院。

    当前,很多人对医院取消便民门诊很不理解,认为医院取消门诊后虽然方便了医院管理工作,却没有做到便民。事实上,取消便民门诊恰是为了更好地便民,但由于分级诊疗体系迟迟未能建立,全科医生无以获得信任,医疗的就诊结构失衡使得无法发挥底层医院作用。这也是最基础的医疗措施难以确立的一个原因。